



18
2025
-
08
《肃慎——女真——满族历史概述》开讲
作者:
8月13日,沈阳故宫博物院业务培训讲座《肃慎——女真——满族历史概述》在二楼会议室开讲。此次讲座由哈尔滨师范大学王久宇教授主讲,沈阳故宫博物院相关业务人员参加学习。
一般认为,古代东北地区存在肃慎、秽貊、东胡三大族系。其中肃慎族系生活于东北北部和东部,最初以渔猎为生,后融入农耕文化,是女真和满族的直系祖先。讲座对肃慎族系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。这一族系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名称,先秦时期,典籍中将其记载为“肃慎”,至汉魏时期出现“挹娄”之名,“勿吉”的称呼则大约出现在南北朝时期。
隋唐至辽代,这一族系出现了一些发展与分化,“靺鞨”大量出现在唐宋史籍中。唐朝初年,靺鞨分化为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,其中粟末靺鞨曾建立过渤海国,鼎盛时期曾统治黑水部。渤海国所辖区域一度包括朝鲜半岛北部、东北大部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。926年,辽朝灭亡渤海国,黑水靺鞨归附契丹,“女真”的名称开始出现。
至金代,女真族迎来发展的鼎盛时期。完颜阿骨打在今阿什河之畔称帝,建立大金国,定都上京会宁府(今黑龙江阿城)。金朝的建立标志着女真民族从部落联盟正式跨入国家阶段。金太宗时期开始将大批女真人迁到华北、中原地区,与汉族杂处,民族融合的趋势不可逆转。讲座同时对生女真完颜部始祖函普的来历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考证。
元明两代是女真族的重组时期。元代,东北女真人一部分与汉族杂居并融入汉族,另一部分则仍然保持金朝时期的生存状态。至明代,东北女真人主要分为建州女真、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。野人女真是生活在黑龙江下游的渔猎部族,虽称为女真,但与金代女真没有接续关系,在金代其被称为“乌底改”;建州女真最初由胡里改和斡朵里女真构成,最早生活在牡丹江流域,后来南迁过程中融入了部分女真人,最后到浑江和苏子河一带,因明朝设建州卫,因此称建州女真;海西女真则生活在松花江中下游一带,一般被认为是金朝女真的后裔。
后金和清朝时期是满族的形成与发展时期。努尔哈赤首创八旗制度,这一制度将女真人以及生活在女真地区的蒙古人、汉人、朝鲜人组织在一起,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,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和民族共同体认同,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打下了历史基础。
上一页
上一页
地址: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71号 邮政编码:110011 地铁站点:中街
咨询电话:024-24843001 投诉电话:024-24843001-8805(非开馆时间请拨024-24843001-0)
紧急救援电话:024-24842106
网址:http://www.sypm.org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