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:清代的皇子、皇女又与政治相关,如参政、立储、继位及某些重要事件,常会提到几阿哥、皇几子,皇女之联姻、某些事件,也会提到皇几女、几公主,资料记载之混乱,给研究带来很大不便,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现象。本文在这些问题上做点考证工作,或许能对清代皇子、皇女相关事件的研究,及这类人物传记的撰写提供一些参考。
关键词:清代的皇子 皇女 齿序 考证
清代的皇子、皇女,其称谓常不称名字,而以其排行称呼,文献上称之为齿序,如称为皇几子、几阿哥,尤其是皇女,入关后根本不称名,只称皇几女、几公主。但在史籍、档案等资料中,同一人,其排行第几,记载又有很多不一致之处,颇为混乱。而清代的皇子、皇女又与政治相关,如参政、立储、继位及某些重要事件,常会提到几阿哥、皇几子,皇女之联姻、某些事件,也会提到皇几女、几公主,资料记载之混乱,给研究带来很大不便,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现象。如康熙皇帝嫁给漠北土谢图汗部蒙古的那个公主,就有四公主、第六女两种称呼,导致文献上的错乱记述;康熙帝之子胤禛,既称皇四子、四阿哥,有又皇十一子之排行,有的学者便据此而论析胤禛篡位改遗诏问题。《清史稿•皇子表》也有将皇子排行记错之处。(以上均见后述)。本文在这些问题上做点考证工作,或许能对清代皇子、皇女相关事件的研究,及这类人物传记的撰写提供一些参考。
从诸多资料归纳可见,记载尽管混乱,还是有规律可循的。就日常称谓而言,曾有一个变化过程,这就是,由仅将成育者齿序,向成育者与殇者通计齿序变化,并可了解其变化的时间、阶段,以及不同资料在记载上之不同,这一点,对于研究前述问题,以及认识清代满族之宗法观念及其变化,也是有意义的。。。。。。
阅读全文请点击下载